楼主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 安徽 郭伟
【摘 要】:“语文”与“生态”似乎是不相关联,但从教学的本质来说,是为了育人,语文教学只是以“语文”为载体来实现育人的目标。现代社会正向生态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生态意识的人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注重“文以载道”,中国传统的“道”讲究“天人合一”,现代的“道”必然有“生态之道 ”;从语文教学的过程来说,注重“和谐”“协调”;从语文学习的主体来说,学生发展是终身的、可持续的;从教学的参与者来说,都是生命的个体的参与,在参与中完善生命的历程,实现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教育生态、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生命课堂
一、纵观人类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太古时代的自然文化”――“古代社会的人文文化”――“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文化”――“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
当人们的物质条件逐渐改善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却在逐渐的恶化,因此就出现了“拯救地球”、“敬畏生命”等口号,从而逐渐增强现代人的生态意识,生态已经作为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生态理念进入到教育领域,就出现了“教育生态”的理念,“教育生态”这一命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可雷明提出来的,到了现在,“教育生态”的观念已经被普遍的接受,它具体体现在“课堂生态平衡”上,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营造课堂教学的优质环境,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语文教育是民族语言文化中人文主义情怀、智慧和创新品格的教育,自然担当传递汉民族文化底蕴的重任。”既然语文学科担负着汉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那么回顾中国古老的文明就会发现其与生态化的教育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追求:即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思想在儒、释、道中都能找到,几乎可以说中国古代文明就是一种生态化的文明,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使中国人对生态化的社会与教育更有认同感。环境伦理学的先驱史怀泽认为,他的“敬畏生命”思想在古代中国就有文化基础,孟子、列子、杨朱等人均对他产生过影响。
“语文教学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讲究“文以载道”,道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并且是具有时代特色的,而在今天的生态社会中,语文的“道”就应该包括“生态”之道。既然语文的内容已经具有“生态”之道,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必然要渗透“生态意识”,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从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看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看待人类道德的完善和人类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在正在进行课程的改革,新的语文课程理念中就包含了“生态”的理念。从教材来看,“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现代意识”必然包括“生态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就是生态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课文的编排上,也是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来进行的,完全打破了过去以文章的体裁来编排,也充分地体现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从学习的主体来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从师生关系来说,强调的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也符合生态的“和谐”特征。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也是形势所需。
综上所述,生态意识已经被当今社会所认同,并且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作为语文学科教学,不管是从传承文明的角度,还是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都应该与生态相联,从而更好的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体现在生态上就是“和谐”。
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看,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注意以下几个关系的和谐。
(1)、师生关系的和谐。
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教师教的热情高涨,使学生表现出好学、乐学,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而冷漠、紧张的师生关系则不利于学生人格发展,久而久之甚至会造成人格的障碍。
师生关系的和谐具体是民主、平等。即教师要有民主的教态,废除师道尊严,“蹲下来”教学生,不能高居学生之上,要建立师生教学伙伴关系,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要实现老师角色的转变,就要树立一种服务意识,懂得我们是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从课堂的角度而言,都是平等的,都是一堂课的共同参与者, 如果没有学生也就无所谓老师了。
(2)、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作为教师都知道教书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教,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现在的教学也由重知识的传授到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教学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的独角戏,而且是完成知识传授而不需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角戏,教师与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重“教”轻“学”,使教学不能得到和谐发展,而“和谐”理念要求我们“以学生学为中心”,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教学发展的主体。
(3)、学科教学与育人教育的和谐。
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即要求学科教学与育人教育的和谐统一。
现在在语文教学中流行“语文味”一词,而认为语文不同于政治,不是说教的工具,从学科教育来说本没有错,但这个观点却忽视了学科教学与育人教育的和谐。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其实,语文的学科教育与育人教育是最容易和谐的一门学科,因为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文化的精华都沉淀在语文课文中,我们在教学中,语文课它通过语文内容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心理过程等去感化教育学生,通过传授汉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来熏陶感染学生,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信仰,引导学生用信仰去净化灵魂,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生命“合理合法尽善尽美” ,使之探索真,追求美,崇尚善,达到净化灵魂,升化情感,完善人格的作用。这样,语文的学科功能和育人功能都能实现。
(4)、课堂氛围的和谐。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语文课堂,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因此,我们也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敢疑,善疑,从而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和崇尚真理的态度。
我们回顾孔子当年的教学,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正因为其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让我们读了课文以后,对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都记忆犹新。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发表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求知识与真理,在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容易,这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三、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地位的阐述,从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这与生态意识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变革。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是在空间上把人置于自然、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和培育,在时间上把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统一起来,致力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最大发展和协调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课程功能,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人的发展是持续的,每一个人为了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就需要经过不断地训练,这是一个连续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上升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学生某一个阶段的一般发展,而应注意人的发展的整个“体系”内各阶段和各侧面的开放协调发展。
传统的教育只关注学生的阶段发展,作为语文学科教学来说,只关注学生在自己任课阶段的学业成绩,而对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能力与素质就忽视了。所幸的是现在将它矫正过来,那么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要“始终把人的终身发展的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在未来的社会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化主动性素质的人,使他们成为终身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要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从生态来说,一切都是具有生命的,从教育来说,教与学都是生命个体的参与,通过教学的和谐发展,使生命得到完善,使生命具有价值。也只有让学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们的教学才能体现更大的价值。一个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必然会导致学生多元智力的出现,作为学科教学来说,可能重视的是单个学科智力的发展,而对于非已学科智力予与排斥或者否定,这是狭隘的学科至上,就语文学科而言,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一个人身上也不可能得到均衡发展,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要重视学生的多元智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评价就要从学生的多元智力出发,进行多次评价,多人评价,多角度评价,因为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效果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在评价中,让学生的多元智力得到协调发展的同时,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
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呢?关键是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就需要语文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语文课堂是一种生命方式,课堂同时创造生命。
语文课由于它自身积淀的丰厚的人文底蕴使它更贴近人的心灵世界,更关怀人的自由想像、情感体验和精神交流,所以说“语文课堂是一种生命方式,课堂同时创造生命”。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就是要使课堂的生态平衡,这也是“教育生态”理念的核心。所谓的课堂生态平衡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优化课堂环境,从而协调师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课堂呈现和谐、共存与发展的状态,以促使课堂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有效的发挥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并达到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课堂是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共同活动才是平衡,教师独霸课堂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是失衡。传统的课堂就是失衡的课堂,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的,我讲你听,耳口相传,教师高高在上,是知识和真理的代言人,学生只有被动有接受,并且是被迫抛弃自己观点的强制性接受,这种课堂,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也就谈不上“以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了”,这种课堂也不会有生命的活力。
现代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必须全面地考虑四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只要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注意到四个环节的协调发展,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语文课堂如何才能充满活力呢,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意识。
1、尊重意识。师生都是课堂的共同参与者,是处于平等的地位的。学生不再是教师加工的产品,而要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如此,学生还是一个有尊严的完整的人。我们只有平等地将学生当人看待,才能倾听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使学生畅所欲言。
2、期待意识。我们的课堂里是一群群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力、有朝气,有个性,都期待成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把“期待”转化为自信,作用于内心世界,从中获得力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获得成功,让学生从老师的目光里、微笑中领略到、感受到支持和促进。
3、赏识意识。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看到学生为语文学习付出的努力;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要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与谅解宽容,让学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赏的氛围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从而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自信。
4、激励意识。激励能催人奋进,鼓舞人心,“良言一句三冬暧”就是最好的明证。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为前提,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来进行,一定要运用准确得体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激情和上进心。在生态课堂中,教师除语言激励外,还有多种的表达方式,有时,一个赞许鼓励的眼神,一个欣赏的微笑,一个理解宽容的手式都能给学生以鼓舞和激励。
在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在“教育生态”逐渐被接受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走生本化的道路,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那么语文学科就一定能发挥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语文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①、余谋昌:《大鸟文化》,《哲学动态》,1997年第12期
②、傅丽霞 厉复东 《语文教育文化底蕴的价值取向及培养策略》《山东教育》、2003.7-8
③、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④、靳玉乐 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总第278期)
⑤、《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1次印刷
⑥、程先国《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2-11-06
1楼
不错的想法,很有教育意义
2楼
很有见解。如果这些是你的成果。我不得不承认你是个人才
共有回复2篇 1